分類
20 品味與經典 2003 皇家起司蛋糕

2001001 乳品常識

奶油

牛奶經過一般殺菌 (72℃/15秒) 之後,經過特殊攪拌過程,會將牛奶分離成乳脂 (牛奶的乳脂率約4%) 與脫脂牛奶 (約96%)

  • 乳脂取出後凝結成塊,就形成奶油 (乳脂約80%,水20%)。常人有云,25份牛奶才能產出一份奶油。奶油經過熱處理,蒸發其中的水分就會得到無水奶油/澄清奶油/酥油/醍醐 (乳脂100%)。奶油中加入乳酸菌使其發酵就會製成微酸的發酵奶油/酸奶油(Ph值 < 5.1)。從製作起司之後的副產品中(一胎乳清者也,詳見起司一節)提取出來的奶油就叫做乳清奶油
  • 乳脂取出後不待凝結就加入食用膠 (乳化劑、黏稠劑) 並經過超高溫瞬間殺菌 (UHT:150℃/4秒) 之後,就成為附圖所示的發泡 whipping 鮮奶油 (乳脂約40%,水60%)。加多水份就成為烹飪 cooking 鮮奶油 (乳脂約20%,水80%)
Courtesy of 丘祺煌


以蛋白質、乳糖含量而言,奶油 << 牛奶。為什麼?
這是因為,「蛋白質」與「磷脂質」這兩種物質是包覆乳脂個體的外膜。製做奶油時必須經過一連串特殊攪拌過程,使外膜破裂、粉碎、混入牛奶水溶液中,才能讓乳脂個體聚集成團形成奶油。因此奶油中的蛋白質含量極少。至於乳糖,它是水溶性物質,本來就是會存在牛奶水溶液那邊,不會跑到乳脂這邊。


以維生素A 、D含量而言,奶油 > 牛奶。為什麼?
這是因為,脂肪是製造膽固醇、維生素D、膽汁酸、荷爾蒙的主要原料。而且脂肪也是脂溶性維生素 (例如A、D、E、K) 的吸收媒介。因此,牛奶中原本就富含的脂溶性維生素 A、D,必然會大量存在於奶油中。


要如何獲得維生素D?缺乏時會怎樣?
人體維生素D的來源有兩個,一是日光照射 (90%),二是飲食攝取 (10%)

  • 日光紫外線照進皮膚底層,就可將該處的膽固醇催化轉成維生素D₃ (膽鈣化醇)。但是,在皮膚表層只要塗抹防曬係數15的防曬乳,就會阻擋掉99%的紫外線光照,從而減少99%的 D₃ 生成。還有,穿太多衣物也會減少 D₃ 的生成。
  • 飲食則應選擇食用深海魚、維生素D強化牛奶等,攝取後轉化形成維生素D₂ (麥角鈣化醇)
  • 為了調整血液中鈣的濃度,維生素D會幫助身體從腸道吸收(加或減)鈣和磷酸鹽,或直接從骨骼中提取鈣。
  • 身體長期缺乏維生素D會有下述麻煩,不可不慎:

維生素D能提升腸道吸收鈣的能力,調節身體的成骨活動;
維生素D能活化淋巴球,提升身體免疫力;
維生素D能抑制腎上腺素生成,調節心血管活動;
維生素D能控制細胞生長與分化,抑制癌細胞的增生。

「維生素D缺乏」這個流行病(台灣有98%的人如此),已經被醫學界證實,會與骨質疏鬆症狀神經系統疾病 (例如憂鬱症、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思覺失調症、多發性硬化症) 有關聯。

《大腦營養學全書》張立人著




  • 1. 天使之問
  • 2. 牛奶
  • 3. 奶油
  • 4. 起司

在〈2001001 乳品常識〉中有 2 則留言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