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10 專案管理長工 1001 管理通識

1001001 層

相傳在遙遠的古特拉世紀,無垠中存在20個層級。任何層級裡的生物個體都可以在得到任務權杖和通關密碼之後,穿梭遨遊於任意層級之間。一旦進入不同的層級,就會開始發出不同的頻率,使用不同的解碼,透過虛幻飄渺的介質,推動思想的交流,傳遞生命的經驗,執行神秘的任務,直到達標交付、修成正果……。(在無垠中,層與層之間毫無滯礙地轉換的這種概念就叫做Go-To-Layer,也就是“古特拉”的來源)。

突然之間,我們發現“專案”的存在不正是這樣的循環嗎?從空靈到物質…?從混沌到現實…?從無到有…?從開始到結束…?從一階段到另一階段…?從一批人到另一批人…?專案團隊在得到授權的派令,領取通關的密碼之後,就開始運用各種影響力,派發各種資源,使用所有可以幫助成功的有形無形助力,推動專案的溝通交流,傳承彼此的經驗教訓,執行神秘的任務,直到在專案之旅的每一個層面都留下完美的足跡,順利達成使命……。

回首過往徜徉於專案世界的心路歷程:我們經歷過專案理論混沌初開的階段(曾經以為每一個專案都應該留下美感的理念、藝術的過程、和讓人折服的結果喔);我們也經歷過沾沾自喜的階段(曾經以為專案過程只要有結構化分析、結構化設計、結構化開發、結構化測試也就是足夠完美的專案過程啦);我們更經歷過手工管制專案進度的苦力階段(曾經以為用了Bar Chart來管理專案進度就是落實專案的精髓哩),以及漸漸過渡到半手工的階段(曾經以為用DOS環境下的哈佛專案管理工具打印出來超過四十公尺長的WBS進度管制表,就已經是臻於至善了呢);我們曾目睹一個號稱專業的專案管理軟體從誕生、到生澀、到轉型、到成熟、到極致、到它能夠全面地幫助我們實現更高深的進度預測、成本估算、風險模擬等的專案管理工作(就是微軟的專案管理軟體囉);我們也欣聞世界上早就有一群人已在琢磨專案管理的標準規範(就是PMI這個團體啦)。直到PMBOK面世(差不多可以稱為專案管理聖經了),我們總算看到紛紛擾擾、眾說紛紜的專案管理理論終於萬教歸宗、一統江湖。這一路上,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成就了看似不可能實現的專案任務,感覺上就像是在神秘古特拉的空間裡,悠然自得地在一層層間轉換、穿梭、遨遊…。

放眼當今資訊產業界中諸多專案的發展歷程,我們深刻體會到,不是每個經理人都會有荷槍實彈的機會,能在兩肋插刀的壓力之下,全權綜理不同規模、從無到有地成就專案任務;更不是每個歷經專案管理不同職位的人,都能創造刻骨銘心、累積價值連城的實戰教訓與完勝經驗。我們有幸得到到命運之神的眷顧,用十數個專案中的那些刻苦與艱難來磨練我們的心智,讓我們在專案過程裡面,遍嘗箇中的酸甜苦辣;也讓我們在達成專案交付之後還擁有這一切可供傳述的價值。猶有甚者,命運之神還繼續給與我們最後這十幾年的傳道-授業-解惑歷練,透過顧問、教練、講師、輔導員的不同角色,讓我們用教與練的過程為產業界培養了數以百計追求理論與實務兼備、理想與目標俱全的後進精英;更讓自己在專案管理的天地裡,練就一身銅皮鐵骨,進退有致的能耐。

[courtesy of GODADDY]

凡此種種契機齊聚我身,這是恩典。感恩之餘,我們不敢懈怠 “承先啟後” 的嚴肅意義。所以,我們準備撰寫一系列 “教與練” 的經驗,希望能和專案管理園地的同好們,分享這些美好的故事,接受各種角度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