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網球肘
- 51. 欸、欸、欸!我不打網球的吔⋯⋯
- 52. 認識網球肘
- 53. 醫護會怎麼做
- 54. 我怎麼做才擺脫網球肘(馬蓮三扭)
51. 欸、欸、欸!我不打網球的吔⋯⋯

年紀到了一個程度,身體各部位零件陸陸續續超過使用年限。上帝從來沒有給出人體零件耐用年限規格,所以我們凡人無從得知哪個零件會出問題(人類只能根據大數據,推測一個如附圖所示的概略輪廓),當然也就無法準確的在臨界點超前部署(譬如,事前申購兩個心臟、三個腎臟、一個胰臟等等),以便有朝一日在凸槌點及時更換。只能眼睜睜看著它們一個接著一個失效、失能、失工、失業 ,然後一個接著一個排隊申請救濟津貼(如易利氣磁性貼這東西,可提升能量供應效率) ,一個接著一個呼天搶地擠兌救濟券(如辣椒膏強效貼布這東西,可讓某種能量加倍流通)。看起來真是印證了,苟延殘喘容易,起死回生難。
也許是家中廚房裡使用的西式炒鍋(316不鏽鋼)太過沉重,左手不斷超負荷地執行抬舉重鍋、高級翻鍋等動作,終於惹出禍事了吼。也有可能是在照顧老人家的時候,為了挽救他們的危急狀態而爆發超體能的承擔,斲傷了左手。「新愁舊痕」總有一天熬不下去。終於輪到肘關節探頭吶喊:我一出力就好痛呦!不能擰毛巾啦!伸直就不能轉動嘞!旋轉方向盤會卡住哦……My?
查找各方文獻,比對自己的症狀與部位,我相信一定就是網球肘這個朋友來拜訪我了啦!歡迎光臨……
日本多有照護文獻,述說著如何能夠讓老人們「維持現狀」,看來不是寫假的!我的左手,負擔吃重工作也才不過就是這幾年的故事,難道現狀就是等著報廢嗎?快,快,我必須趕快把現狀調整一下。若為穩定故,高標皆可拋(肌力、屈曲度、扭轉度等)。重點就是不能讓病態形成姿態,否則到時候就會找不到通往常態的路啦。
52. 認識網球肘
網球肘的正式學名是肱骨(音工,上臂骨)外上髁(音蚵)炎,是一種肱骨外上髁突附近(肘關節外側)酸痛的症狀。下圖左是人體左臂垂直地面,掌心向前方時,手肘骨骼的解剖圖。上臂是單一隻骨頭叫肱骨。下臂有兩隻骨頭,下臂的外側是橈骨(音撓,接大拇哥那邊的骨頭),下臂的內側是尺骨(接小妞妞這邊的骨頭)。



Courtesy ofkknews.cc
我們「抓握提抬舉」任何東西時,前臂(下臂)的手腕伸展肌腱會收縮、緊繃。如果過度使用這些肌肉,就有可能會造成這些肌肉起點處(上臂下臂交界處)的肌腱變性、退化或撕裂,這就是網球肘的根本原因。過量運動致使肌腱變性(發炎腫痛)導致網球肘,如游泳(浮力增加,蛙泳划水前進的力氣可以減少但是並不是完全消失)、網球(手肘要吸收網球撞擊球拍時產生的衝量)、攀爬(手肘要支撐身體的重量)、反覆的工作(寫字、打電腦、擦地板都會增加手肘的負擔)、彈吉他(反覆撥弄按壓琴弦也會造成手肘肌腱的過度使用)、烹飪(搞鍋弄鏟當然需要手肘的勁頭)。還有,肘關節創傷(韌帶斷裂、軟骨損傷、後臂皮神經擠壓)也都可能發展為網球肘。
網球肘發病的位置有可能是下列之一,也有可能會多點齊發。

53 醫護會怎麼做
A. 休息。讓關節透過休息(單邊側臥的睡姿)恢復正常。停止關節運動、避免手掌朝下提重物、避免擰毛巾瓶蓋、炒菜等動作。
B. 復健。下圖所示是最常見的手肘復健動作。當左手受網球肘之困時,可利用右手幫忙,讓左手的手腕伸展肌腱(四指與大拇哥的伸展肌各自不同)得到適度的伸展。前兩圖重點在於左手臂肘部是挺直的(先是右手拉住左手的四個指頭、然後是擠壓左手的大拇哥及手掌),後兩圖的左手臂肘部則是彎曲的(先是右手按壓左手四個手指、然後是按壓左手的大拇哥及手掌)




Courtesy ofwww.edh.tw
C. 使用護具。可以減少受損肌腱的負擔(要掛戴在前臂而非肘部)。
D. 藥物治療。可以口服阿司匹林或非類固醇(NSAID)類消炎藥來減輕肌腱炎症。局部注射類固醇則可幫助肌腱快速恢復。
E. 手術。如果長期疼痛經過休息、口服藥物治療都不見好轉時,就可考慮手術切除肌腱退化的部分、去除突出的多餘的骨骼(避免神經受到擠壓)。
54 我怎麼做才擺脫网球肘(馬蓮三扭)
網球肘來襲的初期,我接受醫護專業的建議,刻意地讓手肘休息了好久好久。期間,放下了所有與鍋鏟爐灶有關的工作,也推掉了多方友人們邀約到醫院、安養院照顧服務長輩的接案。取而代之的是從事一些靜態的行政業務。無奈,年餘的調養將息「無效告終」。
接著我接受了「痛就是不通」的概念,試圖打通肘關節中不通的地方。做法則是在痛點強施外力刺激它,想來個「忍痛才能通」的奇襲!我利用晚間步行去接老婆下班的路上,實驗自創的「馬步正面攻擊」刺激法:左手臂有節奏地重拳出擊(同時順時針扭動拳頭)、然後快速收拳(同時逆時針扭動拳頭)。出拳重擊時,肌腱抽動與肘關節扭動觸發的刺痛,痛徹我肺腑。快速收拳時的針刺效果更是讓人咬牙切齒。其間的甘苦只有「自作自受、求死得死」一句話可堪比擬。一心冀望假以時日之後,我的「痛心忍性」能夠對網球肘收到夜襲效果。無奈,兩個月後「微效告終」。媽咪呀……微笑嘞?
來硬的不行啦!那就試試軟的吧。想起蛇板的故事。思忖,是不是肘關節也有一個可以用旋轉扭動就能夠疏通脫困的「節骨眼」。手肘的解剖圖于焉上心,思考良久揣摩再三。終於,在我夜行路上,模擬自創了一招「蓮花獻瑞」的迴旋輪轉動作:以肩胛骨為中心,以肘關節為曲柄,前臂為旋轉主體、手腕為蓮花托、手指為蓮花瓣。用(順時針/逆時針) X (同步20/異步20)的四個組合,交替地扭轉起來。每個動作都試著找到能「溫和刺激」肘部痛點的角度。夜路裡,嘗試左右手輪流組合「蓮花獻瑞」的笨拙手腳,總讓自己啞然失笑。恍惚之間突然發現,接老婆下班的路途似乎縮短到無形,怎麼這麼快就到了呢。自己的心情也隨之充滿了「獻瑞納福」的寬廣延伸。知道不?兩個禮拜左右,網球肘症狀就消失八成,擰毛巾也OK啦。只剩下用勁扭轉手肘做自我測試時,才會感覺微微疼痛。吔!
告訴老婆這個自傲的成果,她可發話了:有此神器,何不速速報來?老娘手肘也痛了這麼久,終於有法子可解啦。她努力試了週餘,卻沒見到我傳報的神效果。於是再問:有私藏撇步沒?⋯⋯真的沒有嗎?我記得,前次我膝蓋關節疼痛的時候,你還教我按壓「足三里」穴道,那時似乎還有立竿見影效果喔。這回手肘關節疼痛為什麼沒有「手三里」穴道可以如法炮製?你這是……?
對吔!我怎麼都沒想到!

話不二說,立馬定位自己左手的「手三里」穴道(左手握拳用力攢緊時,手肘外側會鼓起的那塊肌肉之末端處附近,指壓探尋時「產生疼痛」之處便是此穴位了)。然後,我用右手掌托住左手肘關節當做支撐點,用右手大拇哥在「手三里」痛點出力施以順時針/逆時針各20次的旋轉撥筋按摩,隱約的酸痛感在一次一次的撥筋刺激之下,漸漸被淡化。喝!這次第怎一爽字了得。老婆根據我的口傳訣竅依樣畫葫蘆,再度狂喊,痛欸痛欸!⋯⋯這個死老頭果然壞,會私藏絕招吼!
又有一次,參加太鼓培訓活動。教練老師輕鬆地示範了一個動作。然後我也故作輕鬆地依樣畫了一個葫蘆。只不過葫蘆畫完之後,多出許多暗暗噙在眼眶不敢滴下來的眼淚 ,痛死人了啦……。
這個動作是:雙手前臂交叉-大拇哥朝下手心反向緊貼-十指緊扣握掌不鬆脫(右手在上),雙拳由下向腹部拉近(這時變成右手在下),過胸後雙拳來個上下翻轉緩緩推出(這時又會變成右手在上),然後雙臂伸直保持水平,讓肘關節連結點承受最大限度的扭轉挑戰,持續20秒,休息。接下來重複上述扭轉動作,並且讓左右手交換互握的角色。這種扭轉關節的痛楚會讓肘關節疼痛顯得微不足道,而且關節扭轉的活動範圍也大大超出平常用得到的活動範圍極限。從注意力的相對論而言,這種誇張的關節扭轉的確淡化了肘關節卡卡的嚴重性。心理上再也不覺得肘關節疼痛有啥了不起啦!
言歸結論吧!
困擾我多時的網球肘,就在自己不認輸、不放棄、求痛得痛的意志之下,加上「馬步正面攻擊」、「蓮花獻瑞」、「手三里撥筋」、「扭轉關節」的聯合處置(亦即「馬蓮三扭」者也),終於讓它屍骨不存、死而有憾(僅剩1%殘喘聲)!
手三里穴道的功效
——古典功效:牙痛、頰頷腫,肩膊痛,肘攣不伸,手臂頑麻,中風口歪,半身不遂,泄瀉,霍亂,遺矢,瘰癧,腸腹時寒,腰背痛,五勞虛乏,四肢贏瘦,失音。——現代功效:中風偏癱,肘臂痛,顏面神經麻痹,消化性潰瘍,胃炎,睪丸炎。
醫砭《經穴庫(500穴)》手三里
- 1. 關節關節 可有「過節」
- 2. 五十肩(爵士鼓)
- 3. 脊椎盤突出(蛇板)
- 4. 板機指(卡關雞尾酒)
- 5. 網球肘(馬蓮三扭)
- 6. 下肢各關節(起床操)